虽然我只是个门外汉,更谈不上爱好,《Titanic》的确是我所欣赏过的数百部电影中最喜欢的,没有之一。第一次看是在刚上大学不久,当时便被那份传奇般浪漫的爱情、它所展现出的宽广的社会阶层众生相、深刻的对人性与死亡等母题的探讨,以及跨越时空的巧妙的双重叙述距离所吸引,还有不时漫溢出的饱满的艺术气质——我想是与导演卡梅隆先生艺术家之子的出身息息相关,在诸多镜头里典雅精巧的布景及镜头下立体的光影交错中,无声地浸润着观众的肺腑。上个月得知《Titanic》将首先在大陆重映的消息后,我在观影的兴致中徜徉了数日,于重映首日去看了IMAX。毕竟,当下谈得上“经典”二字的电影屈指可数。不得不说,即便《Titanic》只是部商业影片,卡梅隆先生及他的团队的确把几乎所有观众能看到的电影艺术所需具备的要素发挥到了完满。它拥有着扣人心弦的故事、饱满立体的角色、独具匠心的事件安排与创意、交响曲般美妙适恰的节奏及衔接、细致的前后呼应、史诗般的配乐和一帧帧恰如其分的构图与景别、或瑰丽神圣或崇高压抑的光影及色彩,以及角色间生动精湛的动作、鲜活自然的情绪、兴味盎然的对白、微妙的对立关系;一幕幕灵活而恰到好处的转场及镜头的调度,还有震撼的音效、漂亮的剪辑、适度且逼真的特效;一些文化譬如语言、服饰、礼仪、建筑、饮食、科技上的细节处理,等等(需要补充的是,最后一点无疑是有穿帮的,因为已经超越了电影本位所囊括的基本领域)。这两天闲暇时,我曾自己尝试过把我所能看到的任何一个要素展开再展开进行说明,发现无论对哪一点的精彩和不足进行赏析,恐怕都需要当下一位普通电影博主拍上一期连载视频。可惜《Titanic》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学作品,否则如果雨果先生还在世,我很期待他的妙笔能写出下一部《巴黎圣母院》。

    再来聊聊它的时代性吧。毕竟,我想,《Titanic》的经久不衰,与它所展现出的光芒所闪烁着的人性、自由的美与善,和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民族普遍的审美心理特质,是不可分割的。正如《Titanic》中的绘画美贯穿了印象派、抽象派,甚至还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派——譬如其中对人体美的展现,《Titanic》的立意也包罗了较多社会阶层的审美旨趣。我们能在其中找到上流社会的善与恶、底层大众微弱的对生的挣扎,以及死亡面前的众生平等。茫茫的大西洋、无边的夜、灿烂的繁星,远景下号称永不沉没的Titanic化作一点,渺小之中却上演着灾难下的群像。有祷告的人、奏乐的人、逃命的人、指挥的人、维持秩序的人;从容舍生的人、寂然赴死的人、茫然无措的人、理性挣扎的人、麻木奔走的人……淡化了阶级也模糊了身份,镜头由近及远,最终一切都呈现为尖叫和沉默,灾难与死亡的恐惧化作了不一而足淋漓尽致的实体。接着,在此之上,留下一段传奇般的爱恋,同时借助双重叙述的时空之差形成欣赏距离,在悲与喜的冲突交错中,让Titanic随海洋之心一起,成功驶入了众多观众的心之海洋。不过,伟大的文艺作品总要超越时代,比如,半个世纪后的中国人和美国人分别用什么样的眼光去打量它,我并不能预见。

    如今再完成一部类似的甚至超越《Titanic》各方面造诣的电影,恐怕很难。毕竟,高昂的成本与时间开销,以及牵涉到的各类跨国合作问题,等等,恐怕是我举目可见的那些大导演们难以负担的。尤其詹姆斯·卡梅隆——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他有着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与精准独到的艺术眼光,这两者是很难兼具的,即便兼具,水平也未必可及。有关这部电影诸多情节的取舍、主角的启用、布景的谈判等等,他的坚持己见发挥过根本性的作用。

    是的,处在Neil Postman笔下的“娱乐业时代”,有这样新兴电影艺术的臻品能够受到喜闻乐见,它或多或少可以唤起人们内心的崇高与优美、宏大与琐碎、高尚与自卑、理性与感性,紧接着静待人们把它们逐一拿出、罗列,逐一审视,再安置回内心,去从更深刻的东西之中找寻答案。

评论
热度(5)
©南月。 | Powered by LOFTER

“斗酒十千恣欢虐”

我在的时候,用心码字,圈地自萌。

不在,就是载着文字去流浪了。

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之前授权过的除外。感谢喜欢。

头像:瞳画